《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1 17:23:26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生植物》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1

《水生植物》是第一单元《植物》的第四课的内容,在前面的3课中讲的都是陆生植物,从第四课开始学生接触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并不向陆生植物大树和小草那样容易得到,因此在这一课中要求要用到的金鱼藻和水葫芦这两种水生植物并没有实物给学生进行研究。为了是我的课堂更加生动,我借助了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教学设计过程是有问题的,本课的开始我就是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开始我的教学内容,但是接下来的环节并没有与视频结合起来,而是另提一个问题,询问学生知道的水生植物,然后慢慢地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水葫芦的金鱼藻。在学习水葫芦和金鱼藻的过程中,又请学生回想课前看过的视频,结合PPT联想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结构回答问题。教学过程显得比较凌乱、反复,逻辑性有点儿混乱。同时在课件中,给学生看得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结构,因为都是用黑色笔画出来的,不够清楚明了,容易使学生造成困扰。

在上过这堂课后,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别人给的一些意见,对我的教学过程以及PPT进行修改。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谈话引入法,首先询问孩子们知道的植物,孩子们回答多种多样,有陆生植物也有水生植物,我在联系孩子们给的答案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提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水生植物,在一步步的引入本课重点学习内容水葫芦和金鱼藻,接着再提问题观看视频,再结合课件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的话就显得更有逻辑。在课件中,我将学生容易混淆水葫芦中的叶柄和叶片结构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金鱼藻中的根和叶的按先后不用的顺序不同颜色出示,使学生对这两种水生植物的结构更加明了。在改进之后再上这堂课,果然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了。

通过这一节课的修改,我知道了要上好一节课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设计,同时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可以协助教师更好的教学,但是对于我们从网络上下载的课件,我们也要经过深思熟虑,几经斟酌,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反复修改。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2

三年级是小学科学的初始年段,对于学生而言,科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第一单元《植物》又是以观察活动为主,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的感兴趣,如何在学生感兴趣的时候让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却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这次作为科学骨干教师的我上了一节《水生植物》对此又多了一些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安排了两个观察活动,一是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二是观察水葫芦的膨大茎。教材上是一个活动,我之所以把它分解成两个,主要是担心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老盯着膨大茎而忘记了观察其他的方面。然而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我的担心仍然出现了,虽然在第一个活动中学生很认真的观察了很多地方,但是第二个活动开始后,学生的主要注意点全集中在了膨大茎上,导致后面的交流都在谈论膨大茎。在这里我反思,在活动一完成之后就应该来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完成之后再进行第二次观察活动,再做交流。把第二次交流的重点放在膨大茎的作用上。

这节课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年龄小,观察记录的动作比较慢,交流的时候表述也不准确,需要大量时间来引导。导致时间上要完成全课内容很吃力。这次的课比较赶时间,学生吸收消化的不好,可以将植物之间的比较放在下节课完成。这节课主要就是观察记录。这样效果应该好一些。

另外,三年级的学生表述上不够准确和连贯。通过这节课,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在活动之后让学生充分的说,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引导让他们知道应该说什么,怎么说?逐步培养学生准确的科学表达。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3

(一)

像这样的课如果没有真实的材料准备,那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学生在课堂上的愉悦感也很难激发。所以,我决定去找这些水生植物。在上水生植物前一天,我在城区转了一大圈,终于满载而归。找来了很多的水葫芦、浮萍……虽然,看到的一些老师很多都不解我为什么这么费劲!但我感觉这其实很有乐趣,更何况有了这些准备,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会更加的开心,更喜欢我的科学课,那乐趣就更多了,何乐而不为呢?从课堂的实际情况反应,效果确实很好!一些平时在学生眼里根本看不上眼的东西,只要放到实验桌上那身价是完全不一样了的,孩子们哪怕能够轻轻的抚摩一下、捏一捏,那都是很神圣的事!对这些植物的观察自然也就可以深入的多,有乐趣的多!作业本上自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就象五年级的学生面对蚯蚓的课堂,多么生动、富含活力!最后说一句:这样的课堂,准备很重要!要牢记!

(二)

此周区教研员来我校听课指导,对我的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主要有以下三条:

1、在板书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特点时,采取表格化的形式更加直观,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

2、在给学生点评练习题时,针对第一大题第3小题,水生植物的相同特点是()

A.生长都需要空气B.都需要土壤C.都不会开花

围绕着C都不会开花展开讨论时,只是从像水葫芦这样的水生植物会开花去进行排除,更好的方法应该是再告诉学生们有一些水生植物会开花,还有很多不会开花,三年级的学生目前对这种逻辑判断性质的题目还有一定的认识困难,在对他们讲解时要避免太绝对,尽量细节化。

3、应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去完成作业,避免他们产生依赖老师去做题的习惯。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重点是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特点、异同点,难点是水葫芦的简图,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根据作业情况,学生掌握得还不错,说明学生听进去了,上课的效果较好。错的最多的是选择题第3小题——水生植物的共同点都需要阳光(A)、还有不足的是特点和异同点写不完整,有些字很难看,不清楚,这点以后要抓,不能草草了事。

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比方说,金鱼藻和水葫芦谁的寿命长?水葫芦浮在水面上不会被晒死吗?它们的净化能力谁好?前面一个问题当作家庭作业,通过问、查阅等方法,后面两题课堂上就解决了。由此,给我个警钟,要多注意课外的知识,要不断充实自己。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阅历太少,绝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大自然的条件,在上到《水生植物》一课时,学生们大都不认识水葫芦、金鱼藻为何物,学校也没有条件帮助到学生们,就连我也是刚刚认识这水葫芦这种植物。在上这堂课时,当时我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照本宣科。事后想想,这堂课应是我教学的失败。俗话说的好:强将手下无弱兵。我自己也是现学现卖,当然不能教好学生。在课前如能把水葫芦、金鱼藻这两种植物从野外采摘回来,既可以免去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又可以面对面的观察这两种植物。这样一来就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了。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5

在上本节前一天就准备了许多的水葫芦、金鱼藻、浮萍等。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这些水生植物,在观察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我观察,而且在观察的同时写好观察记录。由于见得少,所以学生非常好奇,格外仔细,认真。观察的顺序也不尽相同有的小组从叶子开始,从上到下观察;有的从根开始从下往上观察。

学生在观察时也非常的认真,一边观察一边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水葫芦会浮在水面上,此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剖开水葫芦看看里面有什么秘密,有个学生说:里面像面包的切面,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很形象的映像,然后教师就把救生圈浮起的原理告诉学生,学生一对比水葫芦的结构马上就明白了水葫芦浮起的原因。这是一次很好的抛砖引玉加联系实际的教学。在这一次观察活动中学生都很好的通过实物观察获取水生植物的外貌特征然后逐渐深入知道一些主物的生长特征。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6

《水生植物》是三上科学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学生有了前面几课对陆生植物大树和小草的观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但是相比陆生植物而言,学生对水生植物的认识就比较少了,这就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在上课之前我就已经带领学生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并且试着让有条件的学生去准备水葫芦、水花生、金鱼藻、浮萍等水生植物,并且做好安全教育,一定要在家长的陪伴下去准备这些材料,危险的地方不能去。学生在自己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对这些植物有了初步的探索,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令我感到比较满意的是,学生的材料准备的还可以,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都有,带得多的同学匀一点少数没带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两个同学有材料。我们主要选取了其中的两种水生植物:水花生和水葫芦进行细致观察,这两种植物比较普遍,得来也比较容易,而金鱼藻是生长在水底的比较难弄到,只能让学生稍微感受一下,不能每个小组都进行仔细的观察。而我们重点研究的是水葫芦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学生分别作出了猜测,并且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还剥开了水葫芦的叶柄膨大处,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测,这是三年级学生上课以来的第一次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的热情是很高的,他们也体验到了这种科学探究的乐趣。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