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1 17:40:44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

《月亮湾》这篇课文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通过抓关键词,让学生来体会感悟。学第一段,关键词是“美丽”,也是总揽全文的词语,下文都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朗读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自己家乡的美丽而自豪的感情。

第二段写村前的景色。先让学生对照插图自学课文,再引导学生看图,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的顺序,有条理地口述月亮湾村前的景色。叙述时抓住“月牙一样”、“绕着”、“缓缓”等词语,让学生了解月亮湾的地形和地名的由来,体会月亮湾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再抓住“鱼儿”、“小桥”、“绿树”、“青山”、“桃树”、“桃花”、“农田”和“清清”、“倒映”、“一群群”、“灿烂”、“绿油油”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月亮湾山青水秀、红绿相映、充满生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三段写村后的景色,我抓住“一片”、“茶树”、“欢快”、“笑声”等词语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月亮湾满山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体会人们依靠辛勤劳动,改变家乡面貌的喜悦心情。

在指导朗读这篇课文时,我是朗读与细读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仅让学生想象月亮湾的景色美丽,还让学生体会作者赞美月亮湾、热爱月亮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板书,进行了背诵,效果较好。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

在这课中,我们学习了两组新的形近偏旁“日字旁”、“目字旁”、“两点水”、“三点水”。两张表格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古今文字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不同偏旁的意思。韵文12个词语再分别列出了带有以上四个偏旁的汉字,让孩子们进一步地了解:带有“日字旁”的字大多是和太阳有关的;带有“目字旁”的字大多是和眼睛有关的;带有“两点水”的很多是和冰有关的;带有“三点水”的字再熟悉不过了,和水有关。每一个词语都配有插图,这又为孩子们的说话训练提供了素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选择文中的词语说上一句、两句话。

这让我挺欣慰的。当然,在交流“东海、黄河、长江”时,他们表现不是太好,介绍了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听到接下去想当然的一句东海是第三大河。看来有些孩子课前并没有做好预习作业呀!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

教学完《谁的本领大》第二课时,寥寥几笔匆匆记下了最直接的感受。但总觉得表达的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又或许是我想表达的东西也并没有那么复杂。正如指导孩子学习课文,明白“各有所长”的道理一样,过程无需太复杂。

朗读,是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理解与表达所需,同时,它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反思这一课,我在朗读的形式上,主要采用了自由读和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分角色朗读在课堂中是采取小组朗读的方式进行的。我在小组朗读之前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即“小组汇报角色分工情况”,这主要是强化小组成员的分工意识,也让小组的朗读更具方向性。然而,由于我自身教学经验的缺乏,有些地方还是没有读到位,没有读“透”。如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孩子们在朗读中体会到“太阳很自信”“太阳觉得自己肯定会赢”,我也相机出示了“胸有成竹”一词。此处是课堂教学环节中自然产生的教育契机,教师若能合理利用,就能顺势把课堂学习氛围催生成“熊熊烈火”,只可惜我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还很不成熟,最后只留下了零星“火苗”,很是遗憾。

等待学生,给予更多思考的时间,让小组学习不再流于形式。回想以往的公开课上,为了防止拖堂,我在某些教学环节上总是浮光掠影似的走了过场。特别是小组活动,常常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它常常是课堂的一个“摆设”。这一次的课堂,我自己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小组学习。小组朗读时,在我将要喊停的时候,我甚至告诉自己,再等一会,再给学生一点时间。我给了学生“宽裕”的时间,学生也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小组朗读时,孩子们的朗读超出了我的预计。在接着的小组表演环节中,孩子们的表现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决定。足够的时间,孩子们有了个性阅读的空间,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我们的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文明理,无需太复杂。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把更多学习时间留给孩子们,他们的表现,是对课堂最好的评价。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4

【1】《秉笔直书》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话语中的一篇课文。本文叙述了战国时代,相国崔杼杀了国君光,他让太史们写“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坚决不从,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最后不得不让太史按史实记录。

本班学生在质疑以及查阅资料方面都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大胆放手,充分让学生针对课文主要内容质疑,并能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等方法初步解决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同学们能够较好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含义,进而理解全文内容,从而体会三位太史的尽职尽责、不畏强权。 学习本课之后,学生对太史们坚持正义,廉洁正直的精神所感染,在课后的读后感中也都纷纷表达出了自己对太史们的敬佩之情。可见,通过本课的学习,实事求是、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种子已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中了。

教学反思: 1、结合资料,了解背景

引导学生在搜集有关课文背景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来学习课文,这样不仅减轻了课堂教学的负担,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抓住线索,集中分析

引导学生将主要线索的内容——描写太史话语的句子集中起来分析,避免了讲课过程中的重复,并突显了太史们所共有的精神——刚正不阿、坚守本分,廉洁正直。次要线索安排在主要线索之后处理,适时地衬托太史们的这种精神,也顺应了学生认知特点。

3、抓住词句,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在感受文字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本文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在本课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太史表情和语言的句子之后,先请同学们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内化文字的意义。教学中注意将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与评价朗读进行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与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受到人物精神的感染。

【2】《秉笔直书》一文的教学,感觉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学生的学轻松愉快。

之所以有如此效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指导预习,事半功倍。

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利用课外 ……此处隐藏5969个字……教学中觉得以下几点处理得较为满意。

一、交给方法,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关系。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为此,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欢乐”,让学生边读边想,从哪句话感受到人民泼水很快乐的。把它找出多读几遍。随后交流句子,说说从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欢乐。交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从第三句: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体会到欢乐。我就跟着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该句内容,让大家一起读读。然后请学生想一想,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人们的欢乐?然后和学生一起品词,感情朗读。整个过程老师始终是跟着学生在学。

二、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课上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如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读读做做,学生兴趣十足,感悟到文章用词的精当,感受泼水的快乐。当学生对泼水的场面有了一定的画面基础后,我饶有兴趣地问:假如我们就在泼水地现场,你会把水泼向哪些人?祝福他们什么?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发言踊跃,祝福的语言让人感动。

三、训练语言,丰富积累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因此,语文教学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在学生熟读表示人们泼水动作的句子,感受到泼水的热闹场面和人们的欢乐后,出示插图,看看还有哪些不同方式的泼水?,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出示文本句式“你______往我_____;我____向你______。”把话说具体,说形象,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在了解清水的象征意后,引导学生用句式“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向,祝福。”引导说话。但是这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例如指导不够细致,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的方法还需进一步锤炼

。以后要多学习,勤思考。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诗歌以“我想变”的句式,充分体现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

在本课教学中,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情境的创设能充分地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在全班展示交流时,通过欣赏雨滴、小河、荷叶等图片感受“透明、清凌凌、穿梭”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播放蝈蝈叫声感受蝈蝈快乐的心情;通过播放夜空弯弯的新月和眨眼的星星动画,感受夜空的美丽迷人;通过配乐创设朗读意境,渲染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我抓准了课文的重难点,注重词句的品析;抓住文本的训练点,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如在课尾让学生学当诗人仿写诗句,说说我想变什么,想变什么,有机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是充满童趣的:有的说,我想变成青蛙,蹲在荷叶上唱欢乐的歌;有的说,我想变成蜻蜓,在荷叶上翩翩起舞;有的说,我想变小鸟,跟荷叶说悄悄话……

课文的最后一节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提问学生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么多的小动物喜欢荷叶是因为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所以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主要原因。

不足之处:

当学生提出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黑板贴画出大大的荷叶,同时出示荷叶的图片。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感受大大的荷叶的形象美。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3

在学习了《识字三》的基础上学习《识字四》,孩子们似乎已经对我的教学流程很了解了。先是了解偏旁的演变过程,再学习带有这些偏旁的字词。知道这些字的意思都与偏旁有关。学生对字词的意思也掌握的很好。只是对“东海、黄河、长江”不太了解,虽然第一晚上还让他们回家查阅了资料。

后来通过我的讲述,他们了解了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在补充习题中,他们也能学以致用。说明小朋友听得是挺认真的呢。值得表扬!呵呵。。这篇识字学完,还补充了几个成语,比如说表示冬天寒冷的: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写黄河长江的:波涛汹涌、翻江倒海等,小朋友们也听的很认真,我想平时坚持能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写话也是有帮助的。对于一些本身就优秀的孩子来说,多积累成语、句子,能让他们出口成章呢。期待吧。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4

不大明白,摘入古诗时,编者为何将《春夜喜雨》改为《春雨》,诗题,即是理解古诗的钥匙:季节----春,时间----夜,对象----雨,心情----喜。

课堂上,在联系实际说春雨特点时,为了引导学生说出春雨的“细”(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绵”(潜入夜,细无声),指导学生观察了当时教室外的雨,当时确为春雨绵绵,但孩子就是说雨有声,也大,(他们说的,是昨夜及前两天的雨,那给了他们太深的印象了吧,自己也在这时想起了以前课堂上不时出现的疙瘩:文章中的某些观点,自己都不大认同,但必须按教参中的要求传授,教给学生时,自然就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感染力。)有些强迫着让孩子再听听雨声---没有,这节课就这样接着上了,扣着“好”,让孩子们理解了这首在上学期就会背了的诗。

今天,再打出这篇后记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当时,我怎么就不多花些时间,让孩子静下来呢,让他们静下来,用耳朵,去感受春雨,雨确是无声的啊,在倾听里,体会诗文,也体会那春。

再查资料,“《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怪只怪,自己在备课时没有备得详尽。

明白了,教学时,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春雨,如诗人杜甫在诗中描写的那么好。而是让学生知道,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写成都的雨,是一场典型的春雨,当然,春雨,也有例外。

就这么简单的,明白了。自己的理解局限也局限了自己的教学。教者,要有多深厚的学识做为底蕴才能让自己的教学顺畅、睿智,才能不误人子弟呀!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

识字4的教学内容和识字3的内容比较相近,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区分形近偏旁:日、目、两点水、三点水。其实还是用识字3中学到的形近字的构字规律来进行区分,所以小朋友学习时觉得驾轻就熟,比较简单,能利用偏旁表达的意思进行区别,后来的默写中也反映出小朋友掌握得比较好,只有三个小朋友错了,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我想识字教学要注重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只有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了解偏旁本义,探究构字规律,才能将识字与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紧密结合起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